吉林市交通台记者 郑伟
核心提示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包括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区域、龙潭经济开发区和吉林石化公司现在的建成区域,面积59.8平方公里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包括三个区域:吉林石化建成区,在北部新区之东;近期拓展区,在北部新区之西;远景规划区,在北部新区之北
园区将走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之路,由传统物质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向物质反复循环利用的闭环式经济转变,达到安全、环保、循环、高效的目标
园区将彰显示范作用:1.水循环达到减排节水目的;2.用“补链”办法对副产品进行再利用,达到循环目的;3.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建筑材料,达到循环目的
2015年园区将完成投资600亿元,重点建设80余个项目,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850亿元
本报记者刘卫阳
50多年前奠定吉林市化工性格与品质的吉林市大江北,现在又成了人们瞩目的所在。已规划于此并要大规模、高强度建设的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这次对吉林市的影响,绝不亚于“一五”时期的动作。如今,干了几十年化工的吉林市人提出了更为宏大的目标:不满足做中国化工行业的肇始者,还要做中国化工行业的最强者——打造中国化工第一园区。
“一五”时期的“三大化”建设,为吉林市赢得了“中国化工行业摇篮”之美誉。在这之后50多年中,吉林市随着吉林石化的壮大而实力大增,但也因骨干企业独大,形成了非产业拉动而是支柱企业拉动的复杂局面。转型发展,已是迫切之需
干化工,吉林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一五”时期,苏联老大哥援建“三大化”开始,吉林市就开始走上了建设国家化工重镇之路。
几十年来,这条路上除了承袭“三大化”全部家当的中直企业——吉林石化公司日益壮大外,90年代还出现了星云工贸、九新化工等一批本地生、本地长的化工企业,新世纪又出现了怡达化工、博大生化、奥克新材料等域外化工企业的身影……
据统计,迄今吉林市一共有化工企业20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60家!
从表象上看,吉林市的化工产业已然形成中央骨干企业与地方企业集聚的态势,可称其为一个产业。而且,在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中,它也绝对是老大。
但从实质上看,吉林市目前的化工产业是一棵树干粗壮、少有枝叶的怪树。在全市208户化工企业中,吉林石化公司是吉林市所有化工企业的龙头,尤为特殊的是,吉林石化公司还几乎是吉林市所有地方化工企业的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目前,吉林石化公司年原油加工能力750万吨,年产85万吨乙烯。它2007年创造销售收入488亿元,占当年吉林市全部化工企业产值606.3亿元的80%,若是再加上吉林化纤、吉林燃料乙醇两家的产值,便占到了吉林市这一数值的94%。可见,吉林市地方化工企业,对整个化工产业的贡献还很小!
如此情形之下,说吉林市经济的重要依托是化工产业拉动,显然过于勉强。比较客观也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吉林市是在靠支柱企业拉动。
幸运的是,求变的探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萦绕在了吉林市当家人的脑海里。参照的对象之一是,与我市区位、土地面积、人口规模、产业构成相似的山东淄博市。这个城市是山东的化工城,其支柱企业是中石化旗下的齐鲁石化,而围绕齐鲁石化的是1000多家地方化工企业。这1000多家化工企业在2005年就创造了560多亿元的产值,基本和齐鲁石化相当。据报道,近年还有赶超齐鲁石化的势头。简单一对比,我们就能发现,我们吉林市化工产业的短板在于地方化工企业发展滞后。
为此,吉林市最近这几年来,一直坚持依托吉林石化延伸化工产业链,积极壮大地方化工产业及企业。吉林石化的态度也很积极。2006年3月,在吉林市政府与吉林石化联合召开的发展化工产业推介会上,吉林石化公开承诺:对利用其原料在吉发展的化工项目,吉林石化提供优先供货让利等优惠政策,而且还毫无保留地列出了可在吉林市本地采购的需求清单,供吉林市招商引资。
吉林市甚至还提出了开放式建设化工项目重要承载地——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办法……
最近这些年,吉林市为此开出的药方一个接着一个。它们或多或少地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远远没达到预期效果。这里面有行政分割的问题,有公用设施不配套的问题,有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
实践中的教训和外地快速发展的经验,把专门劈出一定区域建设化工园区的战略构想摆在了吉林市人的眼前。
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向城外转移。为此,吉林市娴熟运用不均衡理论,在吉林市北部,主要是老工业城区、化工特色突出的龙潭区,大规模、高强度建设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区位新优势、寻求区域发展新突破、打造吉林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构建城市经济新格局
园区或者是集群,是不均衡发展理论倡导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造区”行动,志在创造一种新的不均衡,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均衡。
沈阳3年前做出决定,大力度建设沈北新区,这是一个由沈阳新城子区、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沈阳虎石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道义国家星火密集区“四合一”的行政区。新区组建这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还高居沈阳市前列。
我们的近邻长春也在近年提出了打造长东北战略。昔日破败的大铁北因此引来了上海工业园、粘住了上百家地产开发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的新区建设,都不是盘古开天地式的开疆扩土,也不是填海造田式的面积拓展,而是立足现有条件,围绕着区划整合、优势整合、产业整合而进行的发展理念上的再创新。这种发展模式可学、可行、可变。
因此,以老工业区、化工特色突出的龙潭区为主体,“吉林市北部工业新区”这个名词在去年年底第一次响彻在江城市民的耳畔。
规划上主要包括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龙潭区金珠乡一线的这个区域有八九十平方公里,集中发展围钢、围化经济。特别是围化经济要占相当大一块比重,因为刚刚获省政府批复的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即占有其中的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区域,还有龙潭经济开发区和吉林石化公司现在的建成区域,从面积上说有59.8平方公里。
从空间上说,吉林化工园区包括三个区域:吉林石化建成区,在北部新区之东;近期拓展区,在北部新区之西;远景规划区,在北部新区之北。
很明显,这三个区域都是围绕吉林石化公司和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些重点企业而布点的。这样,不仅有就近依托吉林石化公司装备、原料、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客观优势,还有土地延伸空间和战略上的优势——处在东北亚中心地带,哈大经济带和长吉图经济带中心交汇区——这都将为园区积聚不可小视的发展势能。
对此,很多专家和百姓都表示支持,并大胆放言“这是吉林市‘一五’以来的又一次工业布局重构,这里很快会成为吉林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区位上形成的势能,必然要在条件具备时释放出来。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管委会上下对此坚定不移。而在很多投资者看来,物流上的区位、水源上的区位、长吉图先导区的布点线路上的区位及哈大经济带上的区位,更是具有“无限升值空间的理想投资地”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地处吉林市之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吉林市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布局都在吉林石化公司及其以南区域,吉林石化以北在人们心中关注度相对较低。尽管前些年,吉林市在城北规划建设了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提出要打造面向21世纪的工业新城,但目前发展得还不够充分。
近年情况变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使得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不断向外转移,这是城市化的内在规律。而吉林市北部恰恰还有不少待开发的土地,而且这里还处于城市的下风头,又近水。对用水量较大的化工企业而言,这是上天赐予吉林市和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宝贵财富。相比其他缺水城市,吉林市的人均水资源可达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
园区不仅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而且还有完备的物流优势:长延高速公路穿区而过,并留有足够用的出入口;铁路贯穿东西南北,域内铁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倍多;松花江吉林市区段至松原陶赖昭段的航道工程正在兴建之中,建成后能把载运提高到500吨位船;仍在继续运营的二台子机场近在咫尺,而且距离省内最大的龙嘉国际机场只有76公里。其运输便捷程度可以想见。
如果说这些“区位”还是基础的话,那么国务院两年前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则为地处吉林市之北的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创造了战略上的区位优势:它恰到好处地接近了被确定为“优先发展的哈大经济带”的轴线上。而且,它还处在我省重点打造的长吉图先导区的布点线路上。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在各种场合,极力推介这个新优势,赢得了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刮目。
不仅如此,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所在的吉林市还有强大的技术人才优势,仅仅园区内就有吉林化工学院和北华大学等大中专院校5所,有吉林石化研究院等化工科研设计单位6所;还有完善的公用工程优势,园区内现有220千伏一次变电所和66千伏变电所3座,规划有五家污水处理企业(日处理能力70万吨);还有灵活的政策和便捷优质的服务……
在很多投资者看来,物流上的区位、轴线战略上的区位、长吉图先导区上的区位,都是具有“无限升值空间的理想投资地”。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借鉴国内外成熟化工园区经验,严格按一体化模式,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园区上项目,首先要考虑的是,上下游产品能否连成链,关联产品能否合成网,资源能否实现综合利用。也就是说要开展“产业链”招商,进行“产业链”建设。园区通过走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之路,对传统工艺改造和新技术引进,以及清洁生产的推广,最终达到减排增效的目标,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效益的充分结合
即将大规模建设的吉林化学工业园区将采用一体化模式,从三个层次上打造循环经济:一是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二是园区内企业之间,将产品、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潜在原料或副产品进行相互利用;三是园区之外,构建虚拟生态工业网络。
园区上项目,首先要考虑的是,上下游产品能否连成链,关联产品能否合成网,资源能否实现综合利用。也就是说要开展“产业链”招商,进行“产业链”建设,要尽可能拉伸产业链条,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和深度加工率,努力改变我市现有化工产业链少、短、散的状态,绝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
同时,要让产业链设计一体化。通过产业链合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耦合,充分整合园区内的企业,按照下游关联的特点,形成乙烯、丙烯、碳4、芳烃、生物化工、副产品利用等具有循环经济特点的产业链,实现装置间、企业间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互供互享关系,达到资源的减量投入、集聚生产和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园区废物的资源化和“零排放”。
吉林化工园区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也要实施公用工程一体化,除集中统一供热供汽外,还要让供水、物流运输等公用设施按照一体化思路进行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网络系统。”
此外,还要让环境保护一体化。对园区的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境保护设施进行一体化整合和完善,形成统一的环保调度中心以及固体废弃物利用中心,统一处理园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
特别是在废水处理方面,园区将依托吉林石化公司的水、汽资源,以配套、加工企业资源共享,费用合理分摊为原则,降低吉林石化公司与周边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实现水、汽的循环。如中水回用项目将吉林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达标废水,经进一步再生处理后回用,作为园区部分工业用水(如热电生产用水、园区绿化用水等),拟建成处理能力规模为15万吨/日,每年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5400万吨。
还要让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服务与管理系统,统一协调园区循环经济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崔振吉说:“园区将走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之路,由传统物质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向物质反复循环利用的闭环式经济转变,达到安全、环保、循环、高效的目标。”
按照外向拓展、区域重组、产业整合原则,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产业定位,主要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新能源和静脉产业,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奉献出一个实力雄厚的中国第一化工园区,进而实现骨干化工企业与地方化工企业并驾齐驱的发展局面,为吉林市经济发展形成真正的产业拉动新格局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崔振吉说:“脱离优势谈发展,是无本之木。吉林市的优势是化工,化工的支柱是吉林石化,是吉林化纤,是吉林燃料乙醇。而它们又是石油化工、新材料化工、生物化工的领头羊。”
按照外向拓展、区域重组、产业整合原则,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产业定位,主要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新能源和静脉产业。
石化产业的发展仍要以炼油、乙烯为龙头,通过改扩建,使园区炼油加工能力和乙烯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000万吨和100万吨级,从而为石化及下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综合利用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乙烯、丙烯、芳烃等进行深度加工,为精细化工产业提供有机原料,发展合成树脂、合纤材料和合成橡胶生产,支持汽车、电子、轻工、纺织、医药、建材等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吉林石化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扩能计划目前已经获得中石油总部的批复。中石油还在去年3月同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同吉林省合力推进这一战略项目。而且,今年以来,国家又出台了石化产业振兴规划,省政府也在去年出台“支持石化产业发展意见”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吉林省工业产业跃升计划纲要》,大力推进包括石化工业在内的八大产业振兴计划,这些利好肯定能大大加速整个化工园区这一龙头项目的进程。
崔振吉主任说,有国家政策支持,有一体化的先进模式,有国外和南方城市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吉林市循着这些路径一并走下去,肯定能形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化工树。
现实地看,现在已经新生的一些化工链条,不久以后肯定会为这一美好前景奠定坚实的注解:在化纤纺织上,吉林市已有丙烯腈—腈纶—纺纱链;在生物化工上,已有玉米—乙烯—环氧乙烷——环氧衍生精细化工产品链及玉米—DDGS—嘉吉生物饲料等主辅产业链……
说得宏观一些,届时,吉林市这个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将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吉林化工园区建成一个以现代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核心,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以工业共生、物质循环、资源高效利用为特征,生产技术国际领先、管理模式世界一流、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竞争力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如此一来,吉林市多年以来一直追求的化工产品精细化率将从现在的不足5%提高到10%,20%,40%,以至60%!那样,人们印象中的“原料输出型城市——吉林市”将变身为产品终端化城市,产出附加值将会大大提高。
伴随着园区建设的推进,一大批以精细化工为主业的化工企业将陆续新生。这样,吉林市长年依赖的骨干型企业增长路径,也将很快演变为骨干企业与地方化工企业1比1式的产业推动模式。园区做大以后,将为我市经济高速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持,让吉林市重夺“全国化工老大”的桂冠。
“在具体建设中,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到2015年将完成投资600亿元,重点建设80余个项目,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850亿元。”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崔振吉对工业园区的前景充满信心,“到那时,我们对吉林市经济总量的增加、财政收入的增收、就业稳步增长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终把园区打造成吉林省,乃至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